以‍举手之劳,给您本支宗亲可以被广大宗亲了解、联系的一个机会! 国有正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不忘始祖 --- 点击提交本支资料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23年年会胜利召开

343
发表时间:2023-05-30 11:04

      2023年5月27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河南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500多位姓氏文化研究者出席会议。

      鲁姓委员会作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二级机构,派出了会长鲁占盈、常务副会长鲁兴表、副秘书长鲁又铭、理事鲁玉团四人参加了年会。

      鲁占盈会长做为会员代表登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掌声四起,收效极佳。

       年会评先活动中,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鲁姓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鲁兴表喜获2022年先进个人称号,可喜可贺!

      以下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穆朝庆代表学会作《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22年工作报告》。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强化党建引领,确保方向不跑偏

(二)强化学术支撑,确保本色不改变

(三)强化奉献精神,确保服务有成效

(四)强化主动担当,确保疫情防得住

(五)强化以情聚族,确保联谊有效果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党建引领,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加强研究研讨,提供坚强学术支撑

(三)加强舆论宣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五)加强交流互鉴,提供坚强传播能力

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根据会长会议安排,现在由我代表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向大会作2023年工作报告。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总书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全面推进我省姓氏文化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确保方向不跑偏

      一年来,研究会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做优做高,提升综合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研究会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认真组织各分支机构认真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直播盛况,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思想观点、重要论断、重大举措,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在思想上行动上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

      二是加强思想建设。研究会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并组织各分支机构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讲话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研究会对家庭建设、家风传承和家庭教育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增强了传承弘扬姓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加强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加强研究会组织建设,激发研究会组织活力,推动我省姓氏文化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在研究会党委的主导下,对研究会的管理机构进行规范,成立了由学术部、组织部、宣传部、外联部、监察部、秘书处组成的内部组织架构,职责明晰的管理组织已初步形成。在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研究会督促各分支机构成立党支部,目前,杨姓、贺姓、孙姓等分支机构党支部已经成立,多数分支机构党支部正积极筹备中。


(二)强化学术支撑,确保本色不改变

      学术研究是研究会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研究会的主业主责。一年来,研究会高度重视姓氏文化研究工作,持续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积极承担河南省兴文化研究工程项目,主办多场高水平的姓氏文化研讨活动,参加多场有影响的姓氏文化活动,发表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河南姓氏志》稳步推进。      一是积极参与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为做好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原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扛起文化大省的责任担当,2022年4月,我省启动实施了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副会长张新斌、陈建魁、李乔,副秘书长杨波、陈东辉、唐金培等不仅参与兴文化工程方案的起草、修订等工作,还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工作。张新斌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殷墟考古的主要收获和重要意义》,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的表扬;李立新的《寻根河南,读懂中国》获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项目立项,目前已完成22部书稿的撰写工作;陈东辉受省委宣传部委托的重大项目《习近平用典中的河南元素》已结项,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的肯定;陈建魁的《河南家谱史》获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项目立项,李乔、杨波、唐金培等也都承担着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项目,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二是主办、承办多场高水平的姓氏文化研讨活动。7月3日,由研究会主办,祝姓委员会承办的“祝融与中华祝姓起源专家座谈会”在河南饭店举行,林宪斋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会长张新斌、卫绍生、穆朝庆、李立新、白东升、李乔等参加会议,并作会议发言,大家围绕祝融与中华祝姓渊源、祝融与祝融之墟、祝融文化和祝融精神的内涵与意义、祝融与祝氏文化资源开发等主题展开广泛研讨;8月5日至6日,由研究会主办,王姓委员会承办的王亥与中华王姓源流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市举行,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出席会议,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副会长卫绍生、陈建魁、李乔,以及副秘书长陈东辉、杨波、郭艳、郑天强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的学者和全国各地王姓代表一百多人出席会议,卫绍生、陈建魁、李乔、郑天强等做大会发言,李立新主持会议,杨波宣读会议纪要。8月27日,由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向研讨会发来贺信并题写贺词,林宪斋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副会长安国楼、陈建魁、李乔,以及副秘书长袁延胜、杨波、郭艳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郑氏宗亲代表70余人围绕郑成功的生平事迹、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郑成功与郑氏家族、郑成功文化的传播与接受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安国楼、袁延胜、李乔等做了大会发言,李立新主持会议,杨波宣读会议纪要。

      三是积极参加姓氏文化研讨活动。9月17~18日,汝州市为中华周姓祖根地研究认定会在郑州举行,副会长张新斌、安国楼、陈建魁、李乔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10余位专家学者高度评价汝州市在周姓文化研究、周姓祖根地建设、打造老家河南品牌方面所做的努力,围绕汝州市与周姓起源的渊源关系,特别是周姓祖根地、周姓始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汝州市为中华周姓祖根地的共识,并对汝州市开发周姓文化资源,搞好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10月13日,2022年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第十届固始与闽台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固始举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副会长陈建魁、李乔,副秘书长杨波提交会议论文,副会长张新斌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总结,李立新、杨波参加了会议。

      四是发表出版了一批姓氏文化研究成果,编辑一批姓氏文化资料性图书。在姓氏文化研究方面,副会长陈建魁出版有《河南家族史》,副会长李乔发表有《姜太公姓氏名号考辨》,各分支机构也都积极参与姓氏文化研究,编辑出版了一批姓氏文化资料性图书,如樊姓委员会的《樊氏源流》《舞阳堂樊氏宗谱》《舞阳堂樊氏宗谱》,楚姓委员会的《楚氏家谱》长葛、尉氏卷;冯姓委员会的《冯氏字派》《冯氏年鉴》《冯氏楹联》《古今经典短篇小说中的冯氏人物形象》《冯氏军事人物志》系列等,郭姓委员会的《中华郭氏总谱·河南卷》《河南郭氏史册》《河南姓氏志·郭姓卷》;庞姓委员会的《西峡县域庞氏家谱》,索姓委员会的《索姓家书》,任姓委员会的《卫辉任氏通鉴》,上官姓委员会的《上官(官)氏通志》,魏姓委员会的《魏氏家风》,项姓委员会的《南阳文星堂项氏宗谱》《郑州文武项氏家谱》,徐姓委员会的《中华徐氏文史通鉴》《中华姓氏文化博览》《全国徐氏通谱》《徐氏文化荟萃》《河南徐氏家谱》等;袁姓委员会的《南阳宛东袁氏家谱》等等。

      五是《河南姓氏志》编撰工作稳步推进。自2019年9月《河南姓氏志》编撰工作启动以来,由于疫情的原因,工作推进受到一定影响,但不少分支机构积极想办法,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推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姓委员会已完成《河南姓氏志•项姓志》初稿;姬姓委员会成立广泛收集、整理文字、图片等资料,并将初稿征求各地意见、建议,现已基本定稿;傅姓委员会在兰考等地村庄、社区进行傅氏编纂工作宣传指导,目前已有多个村庄、社区顺利完成此项工作;马姓委员会以新密市为试点,推动《新密马姓志》的编撰工作;何姓组建《河南何姓志》编辑纂委员会和《河南何姓志》编辑部;还有很多姓氏均为编撰姓氏志工作,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三)强化奉献精神,确保服务有成效

      一年来,研究会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的精神,积极工作,甘于奉献,充分发挥研究会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2022年4月3日,壬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期间,研究会积极邀请海外华人华侨通过观看直播、网上拜祖等方式,“云”聚黄帝故里,共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身处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相约在屏幕前,齐赴一场“云拜祖”盛典,增强了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老家河南家谱馆”不断丰富馆藏内容,创新展陈形式,开馆一年多来,共接待参观人员达一万余人次,其中省部级领导23人,厅局级领导约400人,为宣传河南,传播姓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赖姓委员会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罗姓委员会针对罗山县淮河故道生态修复、旅游开发和罗氏产业园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联合济源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在克井镇南樊村举行陈谢兵团第三野战医院红色场馆暨贲皇文化苑开工仪式,为姓氏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结合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捐资助学方面,各分支机构做了大量工作,白姓委员会为白氏青少年英才设立专项奖基金,凡考入985、211及一流本科的优秀学子全给予5000元现金和物质奖励;单姓在南阳举行了第六届高考奖学活动,共募集善款2万元,为19名升入本科的单姓学子颁奖;党姓在唐河县为考入大专院校的唐河县域44名党氏新生举行奖学欢送仪式;冯姓向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的冯立广和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的冯宇明等优秀宗亲颁发了“中华冯氏英才奖”牌匾和奖学金;贺姓在南阳南召举行了萧山正定淯阳堂贺姓优秀大学生欢送会;裴姓和全国裴氏公益助学小组密切合作,共筹集资金25.6万元,资助和奖励被全国知名院校录取的裴氏学子共75人,其中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子有4人;秦姓奖励考上双一流高校学生4名共9000元;徐姓向676分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徐家学子徐梦瑶资助了10000元现金和一些励志书籍,并赠送匾额;姚姓资助贫困大学生6人资金18000元;叶姓为27名考入985、211大学的叶姓子女,进行表彰和奖励。此外,分支机构在资助贫困老人,周济同姓困难宗亲方面也都有善举,高姓委员会为贫困学子、贫困户、孤寡老人捐赠物资和款项达100多万元,杨姓委员会的杨叙伍、杨俊昌为武陟县老人赠送数万元的慰问品。

(四)强化主动担当,确保疫情防得住

      2022年是疫情防控任务最为吃紧的一年,根据党中央“人民至上,动态清零”的对新冠病毒防疫总方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带领各分支机构,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服从大局,全身心投入于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涌现出许多抗疫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社区民警樊树锋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17天,因过度劳累导致颅内大面积出血,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年仅39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全省100多名叶姓共产党员战斗在抗疫第一线;李姓委员会在沁阳等地积极参加抗疫;鲁姓委员会发动群众就地参与抗疫;原姓委员会的原顺利连续13天免费向峨眉街道办事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爱心餐。

      各分支机构积极筹措防疫资金和物资,茹姓委员会向社会捐赠5万只N95口罩,向欧洲捐助50万只KN95口罩,茹正伟个人向慈善机构认捐1000万元,向一线执勤单位捐赠400箱消耗物资,茹富强个人为社会捐款20多万元,防护服500套,N95口罩2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5000个,医用酒精200斤,84消毒液20箱;张姓委员会的张楠为周口市免费提供价值400余万元乐氏同仁堂方药支援抗疫,并使78名危重感染者全部快速康复,张伟中为党政机关、机场、学校等捐赠2000万元的消杀产品;邢姓委员会的邢永杰向许昌市捐赠11吨新鲜蔬菜,向濮阳市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捐赠3万余元食品物资,6.39万元防疫和食品物资,12000元额温枪,21万支防疫口罩,还向郑州市丽城社区捐赠13000元慰问品;叶姓委员会为宗亲捐款、捐物160余万元;楚姓委员会的楚座宾向疫区捐款10万元、捐医用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8万余元;杨姓委员会的杨国卿为郑州淮北街社区、亚星社区及多家杨氏企业等捐口罩16000只;原姓原瑞清捐款一万元,用于支援安阳市某办事处疫情防控工作;白姓通过黄帝故里基金会向长春疫区捐赠大量蔬菜;古建筑委员会向疫情封控区孤寡老人和老弱病残群体举行了送温暖活动等等。

(五)强化以情聚族,确保联谊有效果

      团结各姓氏宗亲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研究会的重要职责,也是研究会一直在努力的工作。一年来,研究会带领各分支机构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筹办年会或宗亲交流会等形式,促进宗亲间的紧密联系,广泛团结姓氏宗亲,不断增强研究会的凝聚力、向心力。

      虽然有疫情影响,但2022年的姓氏文化交流活动依然开展得丰富多彩,除姓氏委员会主办,王姓委员会、祝姓委员会承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外,为传承弘扬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斗争精神,孙姓委员会在郑州举办了“孙占元烈士牺牲七十周年座谈会”,全省社科界、抗美援朝英雄、关心抗美援朝英烈的爱心人士等一起缅怀先烈的英雄壮举,共同回顾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姚姓委员会主办了纪念大唐贤相姚崇诞辰1370周年座谈会,文化学者、姚崇后裔40余人出席会议;程姓委员会以“程林文化园、二程书院、二程故里”为依托,开展以宣传二程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国学讲座,全年共举办10期,受众达1200人次;钱姓委员会在举行以“弘扬钱氏家风,秉承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的钱氏文化研究活动;吴姓在原阳创建红旗渠英雄吴祖太纪念馆,拍摄主旋律电影,宣扬优秀品德和拼搏精神;郝姓委员会受邀参加山西省陵川县政协组织的郝经文化研究会纪念郝经诞辰800周年初步策划活动;张姓委员会参加了在郑州、北京、濮阳、南充等地举办的“纪念民主主义革命家张澜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

      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祭祀先人是重要形式。白姓委员会在新郑白居易故里文化园举行壬寅年(2022)纪念白居易诞辰1250周年大典;杨姓委员会在开封天波杨府举行拜祖仪式;蚩氏在许昌市建安区将官池镇郭集村举行了重立蚩氏家族墓地碑暨2022年春季祭祀蚩尤活动;石姓在洛阳嵩县陆浑镇龙驹村石氏宗祠,举行了盛大落成庆典仪式;魏姓委员会、郭姓委员会也都举办了祭祖活动。

      为加强同宗亲的联系,毛姓委员会组织人员前往郏县毛郎庙、太仆寨等地,探访与毛姓有关的文化遗迹,并与毛姓进行交流;邱姓委员会到海南拜访邱姓宗亲,就邱姓文化进行深入交流;鲁姓委员会通过对新乡、开封、郑州(中牟、荥阳等)、许昌(长葛)等地的多次走访,并结合家谱综合分析,理清了宗亲关系。

      回顾刚走过的2022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及各分支机构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管理不够精细、不够严格,对分支机构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分支机构长期不开展活动,不参加研究会组织的活动;有些分支机构长期不换届,不缴纳会费;有些分支机构没有办公地点;有些分支机构甚至存在着以研究会为幌子,谋取私人利益的违法行为,等等。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精神,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走好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之路做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党建引领,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研究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研读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资料,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要以分支机构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增强研究会的党建引领能力,为研究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2023年9月底,所有分支机构要完成党支部成立的相关申请手续,研究会党委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分支机构党支部成立事宜,做到成熟一批,研究一批,批准一批,争取所有分支机构年内完成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加强研究研讨,提供坚强学术支撑

      文化研究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脱离文化研究,研究会的各项工作都没有保证。因此研究会要把文化研究作为第一要务抓起来,为此,我们将出台有关措施鼓励姓氏文化研究。各分支机构要多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对姓氏源流、家风家训和历史名人要做系统梳理,深入研究,研究能力不足的分支机构要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推动研究工作上台阶。今年最为重要的一项研究工作,就是要着力抓好《河南姓氏志》的编纂工作。受疫情影响,尽管《河南姓氏志》也在稳步推进,但进展并不是很理想,各分支机构的进度参差不齐。研究会将在对各分支机构《河南姓氏志》编纂情况作深入摸底弄清各分支机构的进度,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困难的问题基础上,适时召开《河南姓氏志》编纂工作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各分支机构要提高对《河南姓氏志》编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相互间要形成比学赶帮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进展缓慢的分支机构要积极想办法推动这项工作,争取迎头赶上,争取尽快完成书稿,尽快编纂出版。

(三)加强舆论宣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姓氏文化研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河南姓氏文化故事,传播好河南姓氏声音。今年要充分发挥传统纸媒姓氏文化会刊《历史文化研究》在姓氏文化研究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对编委会组成人员和会刊栏目进行调整,增加会刊稿件的来源,各分支机构要积极向会刊提供稿件。要对姓氏文化研究会网站进行改版,增加栏目,及时更新相关内容。要发挥好老家河南家谱馆的平台作用,培训专职、专业讲解员,完善接待、管理制度等。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分支机构数量的增加,管理任务也根据艰巨,研究会必须从自身做起,研究会会长、秘书长以及各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要统一思想,精诚团结,不断提高研究会带队伍能力,同时要根据研究会组织架构的分工,切实负起责任来,要多讲奉献,多重担当,主动作为,多重沟通,既各司其职,又分工协作,把研究会的各项工作做好。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办法,修订管理制度。要采取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及时了解分支机构动态,了解真情况,解决真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分支机构,要重点督查,责令限期整改。

(五)加强交流互鉴,提供坚强传播能力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发挥姓氏文化作为沟通华人华侨社会的纽带作用,深化同华人华侨集中的重点地区,如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姓氏组织的交流,增加彼此了解,传播姓氏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征程扬帆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协作,共同推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的各项工作不断进步,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年会还进行其他事项,如林宪斋会长发表了年会讲话、卫绍生副会长宣读《中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委员会关于推进分支机构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报告》、石小生副会长:关于进一步做好《河南姓氏志》编纂工作的意见等.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