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举手之劳,给您本支宗亲可以被广大宗亲了解、联系的一个机会! 国有正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不忘始祖 --- 点击提交本支资料

宗祠文化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德

164
发表时间:2020-06-30 13:52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的富足,家族宗祠文化也逐渐兴盛起来,这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人民对家国概念的重视,以及对血肉亲情和家族尊严的感念。“山高水长不忘来时路”,这也体现了我们真正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家风。习近平为何如此重视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盛赞代表们的事迹“温暖了人心,诠释了文明,传播了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充满感情地“点赞”他们“都是好样的”!

  家风的形成与兴盛,与宗祠文化又水乳交融,一所宗祠代表的是一个家族,一个姓氏,一方老百姓,一个家族又有着特定的家族文化,家族家规,道德信念,以及传统习俗,约定俗成的仪式、民俗等。

  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家族文化的前身和雏形,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和亲情,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自己的根,因此宗祠作为大家铭记家族历史、迁徙历程、家风道德的重要场所,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一些重要的仪式会在宗祠中进行,例如逢年过节祭拜祖先、家族乡邻团聚拜会、选举家族事务重要继承人、宣读家族重要的族规家训等,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发扬文明道德、和谐友好新风尚。

  政府这几年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建设,每年清明祭祖时,海内外近千名家族成员都会汇聚而来。宗祠背后承载着宏大历史背景,通过祠堂内的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我们可以了解一方百姓生活、遵循的道德轨迹和特别的地方文化,可以看到久违的历史痕迹,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不论身处何地,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艰难打拼,宗祠是中国人认祖归宗,聆听家训,休憩自省,勉励后人的重要场所,是告诉后辈们不忘来时路的心灵家园。


分享到: